“江村不僅是學者們筆下的‘江村’,更是承載著無數普通人日常生活實踐的鄉村。”華東理工大學江村社會工作站揭牌儀式上,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系副主任徐選國感慨。據悉,工作站將派駐華東理工大學師生開展長期、深入的社會服務,讓學術力量走出“象牙塔”,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江村是現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下的一個村,原名開弦弓村,“江村”這個名字是學者費孝通于1936年考察村落撰寫著作時所起的。為什么叫江村?費孝通曾回憶:“之所以叫江村,是因為被調研的是吳江的一個村子,也是江蘇的一個村子,我自己的另外一個名字中也有一個‘江’字,這樣就叫‘江村’了。”通過“江村”來“認識中國,改造中國”,通過“江村經濟”來求索“適合中國特點的現代化”,因為費孝通和他的研究,“江村”名震天下。
在開弦弓村文化禮堂舉行的華東理工大學江村社會工作站揭牌儀式暨“從江村經濟到江村社工:江村發展與治理現代化”學習交流會上,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會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馬鳳芝表示,這是黨、政、社、校聯動的一次創新,希望華理師生繼續深入扎根江村土壤,助推中國社會工作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
江村文化園顧問姚富坤從開弦弓村的歷史溯源、費孝通與江村結緣的故事開始講起,對江村工業化與農民生活、鄉村人口變遷、家庭、婚姻與經濟轉型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分享。
早年師從費孝通先生的原蘇州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惠海鳴從費老的學術思想出發談到,真正的社會調查研究應該深入農村,了解當地人的真實情況,同時要注重實地調查與理論建構相結合。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教授肖瑛從費老思想形成的重要人物王同惠、費達生兩位先生切入,分享對費孝通從實求知、將心比心、志在富民、文化自覺等思想的啟示。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何雪松表示,研究一個村莊需要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制度和結構,社工站在江村治理中要從“被凝視的江村”向“與村里各主體共同推動可改變的江村”轉變,要注重技術創新和社會創新的結合。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猜你喜歡
-
游客在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時須核驗北京健康
具體如下:北京環球度假區繼續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限流要求,以預約入園的形式加強人流動態監測和...詳情
2022-04-28
-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
題: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的文化之旅杜安睿來自南非,是一名國際注冊會計師...詳情
2022-04-10
-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停運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詳情
2022-03-22
-
北京環球度假區將開啟環球中國年在表演隊伍
北京環球度假區將開啟環球中國年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環球度假區獲悉,2022年1月22日至2...詳情
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