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農文化高端訪談第二期
《炎帝精神是中華文明的血脈基因》
本期嘉賓:
中國先秦史學會會長 宮長為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馬平安
炎帝精神核心特征
奉獻、創新、進取、實干
宮長為:要講炎帝精神我想很重要一點,你首先要評價炎帝他做了哪些貢獻,我覺得有兩點,一個就是說他在人類的社會生產上,他在農耕文明上,奠定一個農耕文明的基礎,他在農業上創造了耒耜,工具改進,應該說有創新精神,所以這是他在人類的社會生產做出重大貢獻,因為古代社會農耕文明,農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礎,再一個是從人類社會生產上看,炎帝做了哪些貢獻,我覺得很重要一點,我們講炎帝嘗百草,這個醫學貢獻是關系到我們人類,自身生產問題,所以炎帝這個貢獻,是非常了不起的,沒有了中醫,應該說就沒了我們,是不是,所以炎帝在中醫上這方面做的貢獻,我們就說他是嘗百草,甚至說講(傳說)故事講的話,嘗百草最后都昏迷了,他這種奉獻精神,他這兩方面的貢獻,帶來的兩種精神,一個就是我們說的創新精神,一個可以講是奉獻精神,所以這兩種精神,給中華民族整個,歷史長河當中,包括后來黃帝也好,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也好,一直傳承下來,比如說大禹大公無私,也傳承了炎帝精神,黃帝后來開創新國家,那也是傳承炎帝精神。
馬平安:在這個農業之前,人是靠天吃飯,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沒有自主性和生存權,更談不上發展。自從有了炎帝文化,開創了中華農業,開創了人類的原始農業。從此,人可以逆天改命,完全可以由被動的生存方式變成一種自主的生產方式,所以這是一種創新精神,創業精神。第二個來說就是,自強不息的精神,這個也是代表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有的人可能走五里,有的人走十里,可能有的人時間上慢 (行動上)笨,但像烏龜和兔子賽跑一樣,(堅持)走到終點線,所以這種貴在堅持,堅持是跟自強不息掛(聯系)在一塊的,第三個炎帝精神非常重要的內核,就是奉獻精神,最主要體現在以民為本,神農嘗百草,他發明農具,教民植谷,一切都是,都是為民眾著想,為他的部落群體著想,再說它的核心就是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這個炎帝精神,按道理應該還有很多很多,但是這個核心點應該來說就是這幾個。
2
炎帝精神,中華文明的血脈基因
宮長為:中華民族,有一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一萬年文化史,一般從伏羲講起,事實上從伏羲、女媧,是一萬年,要講五千年文明史,應該從黃帝開始,但炎帝正好處在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中間,所以一般我們講三皇,比如說伏羲與女媧,或者說炎帝,司馬遷《史記》開篇是《炎黃》,講阪泉之戰 涿鹿之戰,所以炎帝處在一個承前啟后或者說繼往開來很重要的一個節點。而且剛才說,炎帝農業革命我們說距今萬年前,農業革命,南方北方都有農業革命,但炎帝時期最重要的一個貢獻就是他制作了耒耜,這是在技術上一個突破,所以說我們有時候想,今天看來很小的一個進步,會很容易發現,但在歷史上那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比如我們過去說過,奚仲造車,夏代的奚仲造車,倉頡造字,今天感覺很簡單,但當時在人類歷史上,它是一個重大突破,耒耜工具生產,農業生產,因為有了農業生產,我們人類才能定居,不然的話都來回流動,那怎么要定居,要發展農業生產,你生產工具(技術)上不去,你的產量上不來,所以他制作耒耜這個創造,我們說炎帝在這個貢獻在文明史上建立功勞是非常大的。所以古代社會今天看,其實我們想說一句話,我們中華民族創造了悠久燦爛的文化,它的根本點其實是立足于農耕文明基礎上,他在制作工具上作出了卓越貢獻,所以在承前啟后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的承前啟后中去開發農業,它占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這一點就是有點像大禹,大禹正好處在五帝時代向三皇(時代)過渡階段,炎帝都是(處在)一個關鍵點,所以我們評價一個人,他的歷史貢獻的問題,一定要站在歷史長河的角度來看,這樣可能把握得更準確。我們對炎帝怎么評價,是中華文脈傳承各方面,怎么評價都不為過,有人說炎帝多少代,黃帝有多少代,當然這可以討論,但是基本上有一個基本點,就是為何叫炎黃子孫,炎帝在前黃帝在后,炎黃子孫是一個政治概念,我們要理解,我們講羲皇子孫、女媧,那是血緣概念,炎黃是政治概念,我們要明白它這個道理,三皇講得更多講的是血緣關系,炎黃往下講就是政治關系,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文化史到文明史不同的地方。
馬平安:我個人認為,可以用這兩點來概括,第一個是八個字:男耕女織,安土重遷。中華農業社會形成這么一個核心的這個標志,這個基因,這個血脈是從炎帝文化形成的。第二點就是炎帝文化,它在這個農業社會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三個文明,第一是農耕文明,這是最重要的 ,是物質文明。第二是精神文明,中華精神文明之源應該從炎帝文化講起。第三過去說,中華政治文明應該從黃帝講起,其實嚴格意義上講,中華的政治文明在炎帝時候已經出現了,現在國家非常講三大文明,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其實這個時期,在炎帝時代都已經奠定了。
咱們談這個奉獻精神,它不是一個口頭語,也不是一個書面語,而是中華文化血脈中的一個很重要的一種基因。中華民族一開始,從炎帝文化開始,講修德,講為族人服務,強調這個道德法則,和這個西方社會一開始強調叢林法則、掠奪法則、索取法則。這恰恰是炎帝文化給人類立下的一個標桿,一個標尺,人首先是個高級動物,只要是高級動物,它就有貪婪的天性。中華先民認識到人性上這種劣根性,而不是隨著這種劣根性的天性任其發展,而是想辦法盡量把這個欲望給它關到籠子里、關到內心,跟它鎖起來,追求日日新、茍日新、再日新,這也是中華文化對世界文化的一大貢獻。
推動炎帝文化
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
宮長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路徑,我們有時候常常做這個比較,比如古希臘羅馬國家是經過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這么一個路徑。中國古代國家,是在氏族組織沒有組織解體下,家國同共建國家,所以這個時候,它很強調家庭關系、血緣關系,所以過去這個《禮記》上講,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 禮所生也,它強調人之間關系要講親親,義要講尊尊,尊尊親親,(義者)其宜也都講等級,所以我們中華文化(放)在世界上(來看),它有一種很重要的特點,就是隆禮重法,明德慎罰,這是中華文化核心點,首先要明德,德治法治,它倆怎么相輔相成,做得好了,找好結合點,就堯舜禹講那個“中”,中國的中,所以中國精神就以中治國之精神,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個“中”,這是中華文化的核心點,最根本點。
馬平安:奉獻和創新,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備條件。第二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現代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跟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讓馬克思主義和炎帝文化之間,互相契合,互相成就,第三句話就是,炎帝文化,就是奉獻和創新,它是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精神內核中的核心的核心,也是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化能夠經歷長期的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風風雨雨、歲月的侵蝕,但一直屹立不倒,就是因為,中國人有奉獻精神,中國人有創新精神。
從炎帝精神中汲取強國復興奮進之力
馬平安:炎帝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但是它們里面有個核心點,實際這個核心點第一就是奉獻,因為中華文化是要逆天改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有兩種,一種西方建立這種,自私自利的文化中,也是把命運建立在自己的手里,但是把這個命運,首先把能力操縱在自己手里,為天下人謀幸福,它很強調這個社會責任。第二個就是創新,這個創新怎么提它都不為過,尤其是在今天,可能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很可能在一晃之間,沒有創新,它可能衰亡下去,衰敗下去,甚至導致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滅亡,所以這個創新是個永恒的話題。
宮長為:我們要明白處在一個什么時代,我們的使命是啥,其奉獻就是要擔當,我們今天,中國共產黨人走在今天,擔當什么,使命啥,中國式現代化,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擔當的就是這份責任,我們傳承中華民族的精神,炎帝的創業精神、開創精神、奉獻、擔當精神,我覺得就這個。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猜你喜歡
-
游客在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時須核驗北京健康
具體如下:北京環球度假區繼續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限流要求,以預約入園的形式加強人流動態監測和...詳情
2022-04-28
-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
題: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的文化之旅杜安睿來自南非,是一名國際注冊會計師...詳情
2022-04-10
-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停運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詳情
2022-03-22
-
北京環球度假區將開啟環球中國年在表演隊伍
北京環球度假區將開啟環球中國年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環球度假區獲悉,2022年1月22日至2...詳情
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