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浪潮的到來,正重塑著制造業。在邁向智能制造的過程中,機器人正成為“上海制造”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近日,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采訪團走進上海,探訪過程中立刻就能感受到這里機器人“含量”之高,隨處可見機器人的工作身影。
在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臨港基地數字化工廠,多臺機器人同時工作,流水線上平均每70秒左右就能下線一輛車。正泰集團上海松江園區的正泰電氣變壓器車間里,機器人疊裝薄為0.23毫米的硅鋼片,一天可完成6名工人的工作量。
傳統炊具制造商愛仕達則完成了從一口鍋到機器人智能制造的華麗轉身,自主打造機器人全產業生態鏈,并將其應用于數字化工廠。
對于傳統制造業來說,機器人的加入成為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重要助力。愛仕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合林提到,傳統制造已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求,通過布局機器人,愛仕達改變了傳統工廠的經營模式,也完成了數智化轉型。
經過多年發展,上海已擁有非常強的機器人制造能力。在企業層面,國際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均在上海有所布局。本土機器人領先企業新時達、節卡、新松等也在上海不斷擴大產業布局。
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自動化生產程度的關鍵指標之一,工業機器人密度代表每萬名員工中運行的工業機器人數量,也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參考。
上海作為全國首個將機器人密度納入統計的城市,重點產業機器人密度達每萬人383臺,重點產業規上工業企業機器人密度達每萬人426臺,居世界領先水平。
2023年,上海工業機器人產值為249.02億元,產量約6.6萬臺,位居全國前列。眼下,上海正全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萬臺工業機器人進智能工廠,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重點產業工業機器人密度達每萬人500臺。
在上海產業政策支持下,機器人也有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目前,其正推進國家級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加快研發開源人形機器人原型機、攻關具身智能大模型等關鍵技術,打造集技術研發、成果孵化、人才培育、平臺支撐為一體的創新生態。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猜你喜歡
-
游客在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時須核驗北京健康
具體如下:北京環球度假區繼續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限流要求,以預約入園的形式加強人流動態監測和...詳情
2022-04-28
-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
題: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的文化之旅杜安睿來自南非,是一名國際注冊會計師...詳情
2022-04-10
-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停運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詳情
2022-03-22
-
北京環球度假區將開啟環球中國年在表演隊伍
北京環球度假區將開啟環球中國年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環球度假區獲悉,2022年1月22日至2...詳情
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