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深港科創合作區建設提速增效,年底前將建成深港開放創新中心、深港合作成果轉化中心等5個專業化園區,引進世界級、高水平科研機構和企業20家以上,與香港高校合作共建優勢學科項目5個以上,落戶百億級標志性項目2個以上,引進領軍企業和大型央企國企研發中心5個以上,新增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3家以上,加快催生重大成果,推動在集成電路、生命科學、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材料等重點領域開展更多的前沿技術研究。
全國首部科學城專項法規——《深圳經濟特區光明科學城發展促進條例》正式實施,為光明科學城建設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目前,科學城內自由電子激光、特殊環境材料、國藥-GE高端醫療影像設備先進制造基地等項目開工建設,合成生物研究、腦解析與腦模擬、材料基因組大科學裝置等即將投入試運行。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全面開啟,算力正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深圳提出到2025年,將深圳打造成“多元供給、強算賦能、泛在連接、安全融通”的中國算網城市標桿。1月3日,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點亮啟動,成為目前珠三角地區投資運營規模最大、算力最高的智能計算中心。2月4日,“深圳開放智算中心”點亮運營暨“深圳市智慧城市算力統籌調度平臺”揭牌儀式舉行。跨地域、跨架構、跨廠商的河套——西麗湖——光明科學城人工智能科創算力走廊也正逐步成型。面向6G的“鵬城云腦Ⅲ”正在加緊建造,有望在2025年建成。
新型基礎設施尤其是信息基礎設施,在促進深圳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帶動諸多優勢產業實現騰飛。“深圳已進入雙區驅動、雙區疊加的黃金發展期,新基建是深圳在新形勢、新任務下的必然選擇,是推動深圳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路徑,也是深圳雙區建設的應有之義。”綜合開發研究院通證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馬朝良認為,深圳作為全國首個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城市,在“新基建”發展過程中,正在探索一條“深圳路徑”,為全國“新基建”提供一批可推廣的經驗。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猜你喜歡
-
游客在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時須核驗北京健康
具體如下:北京環球度假區繼續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限流要求,以預約入園的形式加強人流動態監測和...詳情
2022-04-28
-
杭州湘湖的草坪人氣很高不少人在這里搭帳篷
湘湖邊亂搭帳篷,煞了春日風景景區出臺最新政策,將設置臨時帳篷搭建區,后續還要增設露營服務區...詳情
2022-04-14
-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
題: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的文化之旅杜安睿來自南非,是一名國際注冊會計師...詳情
2022-04-10
-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停運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詳情
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