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馬達加斯加,生活著一種神奇的樹木,它的樹干像是一個超大的蘿卜,頂部有長長的卷須,在這些卷須的中間有一灘液體,整棵樹木看起來就像是已經枯死。
這種樹周圍生活著被稱為摩多的非洲土著部落,而部落把樹木當作崇拜對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樹木進行活人獻祭。
在獻祭的時候,他們會用長矛強迫年輕女孩喝下樹上液體,然后原本枯死的樹便像是活了過來一樣,它修長的卷須瞬間撲向女孩,纏住她的脖子、手臂和腦袋。
女孩就這樣被樹木困住,隨著時間推移,女孩完全被樹木溶解,而樹木再次進入枯死狀態,等待下一次獵物到來。
這個故事是一位叫做卡爾middot;里奇 的德國冒險家告訴《紐約世界報》的,他聲稱這是自己在非洲的真實經歷。
1878年,《紐約世界報》報告了這個故事,不出意外,關于馬達加斯加樹的故事迅速傳遍世界,各地的新聞頭版都是這個食人樹的故事。
19世紀末,食人植物開始成為都市神話,人們相信世界上某個角落里存在著某種能夠吞噬人類的巨型食肉植物,文學作品更是把這種植物描述得有聲有色。
但是,世界上真的有可能存在巨型的食肉植物嗎?或者說馬達加斯加樹真的有可能存在嗎?
猴面包樹 Beth Moon
首先,我們前面提到的故事已經被證明是虛構的,馬達加斯加根本找不到摩多部落,甚至連卡爾middot;里奇是誰都找不到。
整個故事只是報紙為了博眼球虛構的而已,馬達加斯食人樹的原型可能是猴面包樹,這種奇怪的樹正好就產自馬達加斯加。
而這樣虛構故事出現在那個時期其實并不是巧合,因為達爾文在1875年的時候,發表了一本 400 頁關于食蟲植物的專著,剛剛震驚了科學界。
圖:達爾文第一次描述食肉植物
他在蘇塞克斯的石南地區發現了大量生長的圓葉毛氈苔,并仔細研究了這些植物,它給植物喂食氨鹽、蛋清,甚至是小塊奶酪屑,然后描述了這些植物的消化系統。
這是第一次證明植物世界也存在食肉的植物,這些植物具備動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可以從其它動物那里直接獲取營養。
已知最大的食肉植物并不大
現在這些植物被稱為食肉植物,種類其實挺多的,已經描述的至少有600多種。
它們會通過各種方式引誘動物進入它們的陷阱,然后迅速閉閉合陷阱。
Cathy Keifer/ Shutterstock
陷入陷阱的小動物便難以逃脫,然后食肉植物要么自己產生消化酶,要么別的共生細菌輔助分解,總之在陷阱中的小動物會變成營養液,并逐漸被植物吸收。
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植物是婆羅洲特有的巨型山地豬籠草,它們的甕形陷阱可長到41厘米高,可容納3.5升的水,捕捉一只小老鼠是綽綽有余,但是還遠沒有達到能夠誘捕人類這種體型的生物的地步。
圖:老鼠在舔舐巨型山地豬籠草
雖然,確實有觀察到老鼠等脊椎動物和小型哺乳動物的消化液,但是也很少,它們很少能夠捕捉到脊椎動物。
其實脊椎動物進入它們的陷阱,對它們來說存在較大風險,而且得到的營養并不算太多,并不是一個理智的選擇。
因為作為植物,它們其實沒有一套完善的消化和循環系統。
目前已知所有的食草植物都無法消化復雜的蛋白質,它們捕捉獵物,其實只是為了獲取特定的一些營養物質,比如氮磷,而不是像動物那樣為了獲取能量,包括蛋白質和脂肪,它們獲取能量的方式依然是光合作用。
JeremiahsCPs
在這種情況下,捕捉越大的獵物,它們需要承擔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以至于遠遠超過它們所能夠得到的部分,換句話說就是劃不來。
另外一方面,食肉植物也無法排出那些難以消化的動物部分mdash;mdash;比如骨骼,這個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個陷阱用就會堆滿垃圾,進而失去作用。
如果一個較大的垃圾進去之后,能給它帶來的產出并不多的話,那也是劃不來的。
正因為如此,所有的食肉植物都比較小,遠沒有巨型山地豬籠草那么巨大,有些食肉植物甚至直接進化出一些類似牙齒的須來過濾較大的動物進入陷阱,以免將能量浪費在難以消化的獵物上。
圖:圓葉毛氈苔
婆羅洲是世界第三大島嶼,而且是在熱帶地區,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由于島嶼的地理隔離,這里的動植物都稀奇古怪的,許多世界上最大或者最小的動植物都是在這里被發現的
所以,在那里出現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植物也算是情理之中,但是食草動物把自己的陷阱變得巨大確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為什么會有食肉植物?
許多學者認為,食肉是植物進化的最后手段,不到萬不得已,植物是不會走這一招險棋的。
植物生存模式本身就非常節能,需要的營養不多,而且它們獲取營養的方式有許多選擇,比如讓根系發達一點等等。
另外一方面,植物的食肉是機會性的,你就在那里守株待兔,這對于生存來說不是非常有利,而且植物對陷阱的投入也不小,它要分配生長資源,需要制造消化酶,最重要是對陷阱的投入,會減少光合作用,這些都不利于生存。
逼迫這些植物走上食肉這條路的正是生存的絕境mdash;mdash;所有的食肉植物都生長非常糟糕的環境中。
這些環境一般都是土壤極度缺乏礦物質,以及氮磷等植物生長所必須的,植物通過常規方式從自然中獲取營養幾乎不可能。
所以,產生了食肉這種非常常規的方式,直接從動物身上獲取。
除了自然營養匱乏之外,食肉植物生長的環境還有另外一個特點mdash;mdash;就是光照充足,這是因為對陷阱的投入會大大降低它們光合作用的效力,在光照弱的地方,很難實現這種非常規的生存模式。
總的來說,食肉植物的陷阱不僅是一個風險較高、回報率較差投資mdash;mdash;回報全靠概率和只能吸收一點點營養,而且還很浪費的生存資源mdash;mdash;光照不足幾乎不可能實現。
所以,從生物學角度來看,食肉植物要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誘捕動物,或者說建造一個超大能夠困住大型動物的陷阱,幾乎不可能。
但是,自然界創造的奇跡永遠都會讓人瞠目結舌,食肉植物到底能長多大誰都不能亂下斷定,就像達爾文把食肉植物拿到人們面前之前,又有多少人相信它們真的存在呢?
相關資訊
- “假蒼耳”入侵中國!劇毒殺死牛羊、改變土壤、減產60%
- 月薪4萬招人去非洲養雞當場長?企業回應:環境艱苦 不招年輕人
- 科考中的意外收獲!中國科學家在非洲發現消失百余年的瀕危植物
- 赤道幾內亞首次暴發馬爾堡出血熱:死亡率最高可達88%
- 一口一只小蒼蠅:不惡心嗎?
- 支持打賞
-
支持0人
-
反對
-
打賞
文章價值打分
快科技·1997-2023 版權所有
豫ICP備18024899號-2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3949號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猜你喜歡
-
游客在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時須核驗北京健康
具體如下:北京環球度假區繼續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限流要求,以預約入園的形式加強人流動態監測和...詳情
2022-04-28
-
杭州湘湖的草坪人氣很高不少人在這里搭帳篷
湘湖邊亂搭帳篷,煞了春日風景景區出臺最新政策,將設置臨時帳篷搭建區,后續還要增設露營服務區...詳情
2022-04-14
-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
題: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的文化之旅杜安睿來自南非,是一名國際注冊會計師...詳情
2022-04-10
-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停運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詳情
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