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注冊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超過54,000家,注冊的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超過12,000家,注冊的光伏相關企業約29,800家,注冊的芯片相關企業25,000家上述領域相關企業月平均注冊增長率分別為63.6%,57%,56.9%,61%這是《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天眼查了解到的最新一組數據
市場主體是中國經濟運行的細胞,企業登記是市場主體生命的開端新登記企業數據成為觀察中國經濟未來驅動力的風向標指數從新增企業登記數據的行業變化,可以了解中國經濟發展動力的變化
Sky—check數據還顯示,上述行業注冊量的高增長趨勢貫穿了去年全年:
2021年,新登記注冊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4.6萬余家,增速72.97%,新增光伏相關企業超過10萬家,同比增長70%,新增注冊芯片相關企業10.1萬家,增速40.7%,2021年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數量比2020年增長2.3倍。
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新登記企業數量快速增長,顯示行業新生力量正在積聚經濟新勢能。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未來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競爭新優勢的重點領域,將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目前,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1%,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接近50%
以工業機器人為例,它被稱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明珠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超過11.4萬家從成立時間來看,1至5年內成立的企業占41.37%,1年內成立的企業占41.27%
軟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國家小巨人企業今年5月,公司剛剛宣布完成新一輪近億元融資公司首席執行官高表示,中國優良的產業環境是機器人技術發展最堅實的基礎公司的R&D工作要加強應用牽引,下決心解決中國傳統制造業的問題據投寶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規模將達到3361.7億元,未來五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4.5%
深入挖掘上述行業新注冊企業的區域分布特征,可以深刻感受到新經濟的脈動和地方新舊動能轉換的驅動力。
以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數據為例,今年一季度,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注冊數量最多,超過6300家,占比11.6%,其次是廣東省,新登記5300余件,占比9.7%江蘇省,四川省,河南省分別位列第三,第四,第五
這個數據印證了很多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進入快車道山東2022年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17.6%以濟南,淄博為中心建設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是山東正在培育的20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之一
山東豪馳,位于濟南市萊蕪區,年產新能源商用車5萬輛是全國首個5G場景無人駕駛新能源商用車制造基地,已于2021年8月開始車輛交付今年以來,已售出1000多臺,環比增長400%目前國內外訂單合計超過4萬臺制造基地最大的亮點是采用了智能可變體技術整車結構進行了全新的細化和分解,實現了完全的標準化,模塊化和接口通用化任何組合設計都是以類似‘搭積木’的方式進行,極大地優化了整車的設計,開發和制造流程山東豪馳智能汽車有限公司產品工程研究所所長天妃說
新生力量積聚經濟新勢能劉向東說,深入挖掘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潛力,不僅可以增強發展后勁,帶動經濟平穩增長,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經濟增長的潛在產出水平,有力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認為,短期來看,經濟新動能有利于保障產業安全和經濟穩定,長期來看,經濟新動能更有利于打造發展新優勢,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占據先機從過去十年的全球創新指數來看,中國的排名從2015年的第29位穩步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在中等收入經濟體中排名第一
華冠表示,要以加強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和公共服務為主攻方向,圍繞新興產業發展需求,構建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形成各平臺有機融合,相互支撐的局面,釋放創新平臺建設,企業效率提升,新興產業發展的連鎖效應,以高水平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猜你喜歡
-
游客在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時須核驗北京健康
具體如下:北京環球度假區繼續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限流要求,以預約入園的形式加強人流動態監測和...詳情
2022-04-28
-
杭州湘湖的草坪人氣很高不少人在這里搭帳篷
湘湖邊亂搭帳篷,煞了春日風景景區出臺最新政策,將設置臨時帳篷搭建區,后續還要增設露營服務區...詳情
2022-04-14
-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
題: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的文化之旅杜安睿來自南非,是一名國際注冊會計師...詳情
2022-04-10
-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停運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詳情
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