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經典永流傳,在咱們的10萬級家轎車市場,像大眾的Jetta捷達、奇瑞的ARRIZO艾瑞澤都是比較經典的暢銷系列,而為了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它們也完成了各種具有針對性的衍生開發,像在10萬級市場中,就有朗逸與艾瑞澤8兩款A+級產品,那么,這兩款經典家轎車相比起來,是繼續合資取勝,還是國產反超呢?這里就來看實際落地價格相近且都在13.3萬元左右的2023款艾瑞澤8 高能版 2.0T DCT馳與2024款朗逸 300TSI DSG滿逸版車型。
一款是得到了運動加持的車型,一款是完成了中期改款的產品,艾瑞澤8身上有十分明顯的運動轎車傾向,除了開放程度更高的格柵、更加個性的前后燈組外,它在保險杠與更多底邊包覆區域增加了更多套件以優化繞流,這也讓本身就達到4780/1843/1469mm的車身,顯得要更為優越,而2790mm的軸距也是優勢顯著。
朗逸通過調整格柵與大燈的連接方式,確實是有了更年輕的視覺風格,但像橫幅中網、梯形下進氣孔與獨立三區等處置,還是要比艾瑞澤8來得穩重一些。當然,立體效果比較強的腰線,還是讓車輛顯得比較耐心看。客觀來說,朗逸4678/1806/1474mm的長寬高與2688mm的軸距可以保障空間性,但比起現在的艾瑞澤8就會差一些了。
從內飾來說,兩臺車現在都得到了稍帶平底樣式的三輻式方向盤,并布局雙液晶屏,并保留了實體擋把設計。不過,艾瑞澤8在采用貫穿出風設計的同時,它的中控、門檻等區域都覆蓋有更多軟包,而且電子擋把、主駕駛座椅電動調節鍵、后排獨立出風、全景天窗以及實際的雙12.3英寸全液晶屏,還是讓這里看上去高級一些。
朗逸這邊軟包在中控上的占比比較小,但會稍帶重心偏轉的中控臺會便于直接操作,只是雙8.0英寸液晶屏樣式與尺寸都比較傳統。當然,在帶有電動天窗、雙溫區空調以及撞色皮革/織物混織座椅的情況下,這里也不會顯得太低廉。
從配置來說,艾瑞澤8帶有高通驍龍8155芯片支持的車機會智能不少,除了CarPlay/HiCar手機互聯與4G網絡支持的情況下,它還能實現智能語音交互與多功能遠程控制,并提供了540度全景影像、高德導航、感應尾門以及SONY索尼音響等高級功能或配置。此外,車輛還有前排隔音玻璃、化妝鏡照明燈等配置來優化用車反饋。
而大眾朗逸這邊的優勢則會體現在輔助駕駛方面,雖然它也沒有多高階,但卻實現了主動剎車、前方碰撞預警、車道保持輔助等主動安全與L2級輔助駕駛功能,另外,它還提供了單色氛圍燈來稍稍改善艙內檔次。還需要提到的是,朗逸的空調系統雖為手動但還是加入了PM2.5過濾,而后排座椅的比例放倒調節用起來也會比艾瑞澤8的整體放倒來得靈活些。
從動力來看,艾瑞澤8搭載了一臺鯤鵬動力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并匹配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能提供187kW、390N·m的動力參數調校,最高車速為215km/h、WLTC綜合油耗為6.80L/100km,整體輸出與性能爆發都更積極;而朗逸則有一臺EA211系列1.5TSI Evo渦輪增壓發動機,并匹配7速干式雙離合變速箱,能提供118kW(160Ps)、250N·m的動力參數水平,最高車速為200km/h、WLTC綜合油耗為5.40L/100km,整體更偏向于經濟性。
從底盤來看,兩款車型的前橋均為最為常見的麥弗遜式獨立懸架,不過,艾瑞澤8的后橋得到了支撐性與舒適濾振表現都更好一些的多連桿式獨立懸架,而朗逸則還在使用著縱臂扭轉梁式非獨立懸架,整體調校上偏軟一些,路感不如艾瑞澤8那么清晰。
寫在最后
如我們所說,奇瑞艾瑞澤8與大眾朗逸都算是A級家轎車市場的高性價比選手,它們對于過去經典銘牌的繼承很是到位。而且從這里的對比來看,艾瑞澤8無論是在設計、空間,還是在綜合配置的選擇上都要更高級些,而老辣的朗逸則一面強調安全輔助,一面帶來了更低的綜合油耗,這兩款車具體選擇哪一款?更講究運動駕駛與用車樂趣我們會推薦艾瑞澤8,而舒適穩定用車則可以選擇朗逸。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猜你喜歡
-
游客在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時須核驗北京健康
具體如下:北京環球度假區繼續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限流要求,以預約入園的形式加強人流動態監測和...詳情
2022-04-28
-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
題: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的文化之旅杜安睿來自南非,是一名國際注冊會計師...詳情
2022-04-10
-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停運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詳情
2022-03-22
-
北京環球度假區將開啟環球中國年在表演隊伍
北京環球度假區將開啟環球中國年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環球度假區獲悉,2022年1月22日至2...詳情
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