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現在國際市場需求回落,是外貿發展的一個大背景。”7月19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在發布會上談到。
2023年上半年,我國貨物進出口規模在歷史同期首次突破20萬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出口增長3.7%,進口下降0.1%。但值得注意的是,5、6月我國進出口增速出現下滑,6月進出口總值增速在年內首次由正轉負,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6%,較上月下降6.5個百分點。
對此,李興乾表示,總的來看,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上半年外貿頂住了壓力,展現了較強韌性。而5、6月我國進出口增速下滑,是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在貿易領域的直接反映。
盡管如此,李興乾仍對下半年的外貿前景保持樂觀預期。他指出,外貿運行正在積蓄新的活力,5、6月進出口環比保持增長,交通部門監測的全國港口外貿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也在增長,實際貨物進出仍然比較活躍。
當前外貿表現符合預期
上半年貨物進出口20.1萬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出口增長3.7%,順差2.8萬億元,擴大17.4%。一季度中國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達到14.0%,同比提升0.3個百分點。
李興乾表示,今年以來,外貿面臨的外部挑戰明顯增多,但總的來看,上半年外貿頂住了壓力,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具有三個突出表現。
一是實現了貿易規模的總體穩定,貿易額保持增長。1-6月,我國貨物進出口突破了20萬億元人民幣,與2019年上半年比較增長了36.7%,繼續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市場份額穩中有升。據世貿組織最新數據,一季度全球出口同比下降1.6%,中國出口國際市場份額14%,跟去年一季度相比,增長了0.3個百分點。二季度中國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仍然保持了穩中有升的態勢。在全球市場整體需求不振的背景之下,我們周邊的國家和地區出口普遍兩位數下降。中國出口市場多元,產品豐富,有效對沖了外需疲弱和部分產品周期性下降的影響,當前中國外貿表現符合預期。
二是實現了貿易質量的持續提升。今年1-6月,新興市場占進出口份額比去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達63.5%。我國對自貿協定伙伴的進出口增長2.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增長9.8%,都高于整體出口增速。出口產品在提質升級,高品質、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增勢強勁,上半年,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和鋰電池合計拉高整體出口增速1.8個百分點。外貿業態也在創新發展,商務部向全國復制推廣了30個外貿新業態優秀實踐案例,上半年跨境電商出口增長19.9%,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
三是外貿持續推動國民經濟恢復向好。外貿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1.9億人。1-6月,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同比新增了3.5萬家。在保障國內市場的供應方面,商務部積極擴大糧食、能源資源品和優秀消費品的進口,滿足了國內生產生活需要。在擴大開放方面,推動RCEP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內外循環更加暢通。
多因素拉低近兩月外貿增速
近兩月,我國進出口數據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緩。6月進出口總值增速在今年出現首次由正轉負,當月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6%,比上月下降6.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值同比下降8.3%,比上月下降7.5個百分點;進口總值同比下降2.6%,比上月下降4.9個百分點。
對此,李興乾認為,這是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在貿易領域的直接反映。具體分析的話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整體外需持續疲弱。主要發達國家仍然采取緊縮政策應對高通脹,部分新興市場匯率大幅波動、外匯儲備不足,都顯著抑制了進口需求。
二是電子信息行業在周期性下行。消費電子類產品是我國優勢出口產品,但這個領域存在一個“奧林匹克周期”,目前這個四年左右的周期還處于低谷。受此影響,占出口比重超三成的計算機、集成電路、手機等產品的出口增速出現兩位數下降。
三是去年同期進出口基數明顯抬升。去年5-6月月均進出口額是3.57萬億元,比前4個月月均3.14萬億元高出4300億元。
四是進出口價格在下降。現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一直在走弱,5月我國進口價格下降了4.5%,6月進一步下降了8.5%,出口價格同比從5月開始也由正轉負。
“盡管如此,我們也要看到,外貿運行正在積蓄新的活力。”李興乾對下半年外貿的前景保持樂觀預期。他表示,雖然5、6月進出口同比增速下降,但是環比保持增長。交通部門監測的全國港口外貿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也在增長,實際貨物進出仍然比較活躍。
下半年或迎來轉機
“疫情期間這樣的高增長,我們認為是階段性的,是不可持續的。”李興乾指出,當前全球貿易正處于向疫情前趨勢回歸的過程,疫情三年全球貿易的年均增速是9.7%,明顯高于疫情前2010—2019年2.4%的年均增速。
李興乾談到,外貿確實面臨很多不確定、不穩定和難預料的因素,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相互交織,形勢極為嚴峻。一方面,全球經貿增長乏力。生產、消費、投資這三大需求都處于低迷狀態,全球制造業PMI已連續9個月低于榮枯線,主要經濟體的通脹仍處高位,商品消費復蘇相對緩慢。
另一方面,非經濟因素的干擾在上升。部分國家強行推動“脫鉤”“斷鏈”,以及所謂的“去風險”,人為設置障礙,阻礙正常的經貿往來。企業反映,個別國家將貿易問題政治化,導致了訂單和產能被迫向外轉移,損害的是供采雙方的經濟利益。
在對重點外貿行業和企業的跟蹤調研中,李興乾注意到一些積極變化,比如跨境往來在進一步暢通,國際航班數量也在穩步恢復;新簽訂單持平或增長的企業占比在回升;電子信息等壓力較大行業的中間品進口在上揚,這也意味著下半年可能會迎來轉機。
此外,李興乾談到,我國電光鋰“新三樣”等優勢競爭產品仍會保持較快的增長。“一帶一路”、自貿協定等多雙邊貿易合作也正在釋放貿易增長潛力。
展望下半年,李興乾分享了商務部推動外貿促穩提質的三個著力點。一是繼續幫助企業穩訂單拓市場。辦好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等一系列重要展會,支持企業境外參展營銷,推動加快簽證辦理和國際航線復航增班。
二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動態調整綜合保稅區維修產品目錄,加強貿易風險監測預警,幫助企業積極應對不合理的貿易限制措施。同時,要更加積極主動地擴大進口。
三是深化外貿創新發展。支持中國有競爭力的優勢產品持續提檔升級,指導跨境電商品牌培育和標準建設,推動貿易單據數字化發展和應用。同時,還要分行業舉辦新業態、綠色低碳貿易、自貿協定等相關培訓,幫助企業加強貿易能力建設。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猜你喜歡
-
游客在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時須核驗北京健康
具體如下:北京環球度假區繼續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限流要求,以預約入園的形式加強人流動態監測和...詳情
2022-04-28
-
杭州湘湖的草坪人氣很高不少人在這里搭帳篷
湘湖邊亂搭帳篷,煞了春日風景景區出臺最新政策,將設置臨時帳篷搭建區,后續還要增設露營服務區...詳情
2022-04-14
-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
題: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的文化之旅杜安睿來自南非,是一名國際注冊會計師...詳情
2022-04-10
-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停運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詳情
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