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個小花園,到處走走很舒服看到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大家都開心了,日子也過得更舒服了說起朱山村半年來的變化,80歲的村民劉22日侃侃而談
竹山村所在的忠縣墨子土家族鄉,是重慶市17個鄉村振興重點鎮之一日前,該村啟動了為期4天的親鄰自然生態園共建計劃,將村內的屋檐院壩,走廊通道,寶坎坡等公共空間建成微生態園這是重慶首個親近自然生態園共建項目農村試點,將探索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居民踐行生態文明的途徑
與城市建設生態園不同的是,農村可以大量利用當地的廢棄材料,如建筑廢料和自然生長在鄉村的竹石材料親近自然項目藝術組負責人何靜說,村里廢棄的木板可以做成家用儲物柜,廢棄的衣服,手套,石膏可以做成雕塑...當我把燈罩裝進舊草帽時,劉爺爺主動找來其他能用的東西,問我能不能再用
從調研規劃到建設完成,經過我們團隊前后近10個月的時間,竹山村如今煥然一新,一幅宜居鄉村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何晶說
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法與社會學院研究生張歡是此次活動的志愿者之一"村里的爺爺奶奶都喜歡我們建的生態園."她說,志愿者和村民一起制作雞舍招牌,美化化糞池等裸露管道,為生態園打造花盆目前村里有四個生態園,既充分利用了當地的材料,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鄉土美學’
建設美麗鄉村,生態環境是基礎我們的目的是整頓和優化農村環境,為村民建設一個‘高價值’的生活環境重慶十方藝術中心董事長,親近自然生態園共建項目聯合策劃人曾圖介紹,我們希望通過村民的共建,將生態園打造成為重慶探索鄉村振興,全面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的成功樣本
現在的城鄉社區在社會學上被稱為‘陌生人或半陌生人社區’,人與人之間的聯系逐漸疏遠親近自然生態園共建項目的聯合策劃人鄭好說,在農村,伴隨著經濟改革和社會轉型,傳統熟人社會中的信任與合作越來越少新時代鄉村振興,首先要給鄉村鼓勵村民應積極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樹立主人翁意識,一步步凝聚鄉村振興的共識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猜你喜歡
-
游客在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時須核驗北京健康
具體如下:北京環球度假區繼續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限流要求,以預約入園的形式加強人流動態監測和...詳情
2022-04-28
-
杭州湘湖的草坪人氣很高不少人在這里搭帳篷
湘湖邊亂搭帳篷,煞了春日風景景區出臺最新政策,將設置臨時帳篷搭建區,后續還要增設露營服務區...詳情
2022-04-14
-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
題: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的文化之旅杜安睿來自南非,是一名國際注冊會計師...詳情
2022-04-10
-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停運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詳情
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