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建設成果好不好,老百姓說了算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民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有什么提升收入和消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居民幸福感的一項重要指標羊城晚報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在收入和消費上均實現了穩步增長居民錢袋子鼓了,消費提檔升級,又進一步促進了經濟增長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中,哪座城市掙得最多哪里又花得最爽快還存在哪些待解決的短板數據話你知

平穩增長 收入增速介于8%—10%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
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數據顯示,2021年,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93元,同比增長9.7%,增速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854元,同比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6元,同比增長10.7%
近期,除東莞外,廣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內地灣區城市已陸續公布了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整體來看,灣區內地城市收入增速基本位于8%—10%的區間,居民收入保持平穩增長
全國也居前 廣深進入7萬元俱樂部
從絕對值來看,廣州和深圳均屬于7萬元俱樂部2021年,廣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4416元,同比增長了8.9%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0847元,同比增長9.2%這兩座城市的收入不僅領漲大灣區,在全國也是排名前列
目前,在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中,上海2021年全市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78027元,排名穩居第一,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29元,首次突破8萬元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2元,位列第二,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18元緊隨其后的廣州和深圳,其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均已超過7萬元
羊城晚報記者留意到,廣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33元,同比增長10.4%,城鄉居民收入有一定差距,廣州各地區發展的協同性有望繼續提高對此,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向記者分析,一方面,要完善轉移支付制度,讓廣州各地經濟更加均衡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提高公共服務均衡化優質化水平,在增城,從化等地提供更優質的就業機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用時不到三年 佛山珠海首上6萬元臺階
收入在第二檔的城市為佛山和珠海,這兩座城市的居民收入于2021年首次站上了6萬元新臺階值得注意的是,從5萬元到6萬元,佛山和珠海只用了短短3年左右2019年,佛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5萬元,實現54043元,珠海達到52495元,2021年,這兩座城市居民收入分別達到了61700元和61390元
中山則距離6萬元尚有一步之遙,目前為57901元具體來看,2021年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901元,增長9.8%,增速在珠三角9市中排第4位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323元,增長10.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50元,增長10.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鎮居民0.7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1.44,連續多年保持全省最小
緊隨其后的惠州獨居4萬元俱樂部,江門和肇慶202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從增長來看,江門的人均支配收入雖然在灣區城市中并不算太高,但其增速卻達到了10.10%,在已公布數據的灣區城市中排名第一
錢包如何鼓起來。話音落地,隨即引來質疑聲,“房子總價的基數和居民收入的基數完全不可相比”,“2016年以來全國70城房價指數年度漲幅沒有出現過這么低的數據”等等。。穩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灣區人民的錢包是如何鼓起來的整體來看,穩就業為收入的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全省來看,2021年廣東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68.4%,是拉動居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具體到各地,深圳的人均工資性收入就達到59095元,同比增長了10.10%,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高達83%,中山的人均工資性收入為39122元,占比為67.6%
據廣東省人社廳副廳長葛國興此前介紹,受益于經濟企穩向好和就業優先政策紅利持續釋放,2021年廣東就業局勢呈現總體穩定,穩中向好態勢2021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40.33萬人,完成年度任務127.6%,接近恢復往年同期水平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4.9%,比2020年明顯降低
去年,廣東出臺3.0版促進就業九條,保障技能人才更好就業在此政策下,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培訓389萬人次,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40萬人以上
其中,三項工程中最早實施的粵菜師傅工程,迄今累計培訓33.6萬人次,帶動就業創業74.3萬人次同時,廣東技工工程,則將全省148所技工院校打造成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在校生達到63.4萬,占全國六分之一,廣東已經基本建成全國最大技工教育體系另外,僅2021年,南粵家政工程累計開展家政服務培訓97萬人次,帶動就業創業158萬人次全省家政服務企業已達2.68萬家,比2018年翻了近一倍,吸納就業能力進一步提升2022年計劃組織家政服務培訓20萬人次以上,帶動就業創業40萬人次以上
不過,肇慶,惠州,江門等灣區城市的人均收入還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林江分析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于2019年發布,但不久就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灣區城市開展經濟聯動受到一定的掣肘,因此在廣州,深圳龍頭跑在前面時,民眾所期待的灣區核心城市引領帶動效應需要更多時間來顯現
另外,林江表示,灣區城市若想更快更好發展經濟,就要注重協同創新首先要落實制度創新,真正讓粵港澳大灣區成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創新地,先行地,營造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接著,灣區城市才能引才,聚才,有才可用,為科技創新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以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
能掙也能花 廣州成灣區首個雙萬億城市
伴隨著錢包恢復元氣,受疫情抑制的消費也在回升。
羊城晚報記者梳理發現,在灣區內地9個城市中,2021年,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0122.56億元,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2.9%自此,廣州成為了繼北京,上海之后,第三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雙雙突破萬億元大關的城市,充分展現了廣州立足新發展格局,積極發揮經濟韌性強,內需空間大,產業基礎厚的優勢,實現了千年商都十四五良好開局
放眼全國,2021年國內主要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前十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重慶,廣州,深圳,成都,蘇州,南京,武漢和杭州灣區城市中廣州和深圳均上榜,除廣州外,深圳2021年社消總額為9498.12億元,已逐步逼近萬億元大關,在2022年有望邁入到萬億元消費城市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東莞和惠州的消費增長態勢非常明顯2021年起,兩地社會零售總額均增長了13.3%消費需求的強勁恢復支撐著這兩座城市經濟總量的增長,2021年,東莞GDP首次突破萬億元,而惠州則坐穩了廣東GDP第五城的位置
居民敢嘗鮮 灣區如何進一步激發消費力
林江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廣東居民,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居民普遍收入水平較高同時,他們也愿意嘗試新產品和新服務,例如5G背景下的無人駕駛同時,遠程手術等應用場景得以在2022年建立起來,從而引導更多的投資者和生產商投資到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技術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反過來又鼓勵和刺激更多的研發人員,對于相關新技術進行開發和創新,最終形成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比較完整的供應鏈和生產鏈
那么,怎樣才能有效拉動消費和刺激內需呢他認為,首先,是要增強消費者的信心應該通過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特別是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區域融合發展的契機,為廣東居民營造良好的市場經濟前景的預期,是當前的首要工作廣州獲得國務院批準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試點,通過試點建設,總結更多的成功刺激消費的經驗,再推廣至全省其他城市,值得期待
其次,是要進一步完善營商環境當前全國各地都在大力吸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項目落戶當地,廣東如何通過打造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鏈主以及建設技術創新中心,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研發商,投資商和制造商提供金融,法律,專利,管理,咨詢等現代服務業的配套服務,是廣東實現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目標的關鍵環節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猜你喜歡
-
游客在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時須核驗北京健康
具體如下:北京環球度假區繼續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限流要求,以預約入園的形式加強人流動態監測和...詳情
2022-04-28
-
杭州湘湖的草坪人氣很高不少人在這里搭帳篷
湘湖邊亂搭帳篷,煞了春日風景景區出臺最新政策,將設置臨時帳篷搭建區,后續還要增設露營服務區...詳情
2022-04-14
-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
題: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的文化之旅杜安睿來自南非,是一名國際注冊會計師...詳情
2022-04-10
-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停運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詳情
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