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29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中國高新技術論壇在深圳舉行,主題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羅蘭貝格合伙人時帥出席并發表演講。

談到未來全球技術發展大趨勢,時帥表示:未來全球技術發展格局將出現多場景化發展,機遇與風險將被重塑一方面,中國對于各項科技的研發總投入在后疫情時代強勢反彈,在全球研發總支出大幅削減的趨勢下逆勢而上,另一方面,經濟復蘇的節奏和全球貿易自由度仍高度不確定,這會帶來日益激烈的全球技術競爭,一部分企業將難以安然度過經濟衰退,但同時我們也期待科技新星的崛起,那些在數字化方面遙遙領先,能夠適應市場新需求并能通過融資獲得創新和研發支出的公司將極大地受益并發展為新贏家
在VUCA時代和高度不確定之下,時帥認為有三大要素會深刻影響產業技術的全球化發展——碳中和,半導體芯片與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首先,各大經濟體對于碳中和的目標設定和降碳節奏不盡相同,并在本土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下將碳中和作為貿易戰和科技戰的主要武器之一其次,全球汽車缺芯在短期內仍將持續,并會帶來各國對半導體產業本土化的持續支持第三,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將成為企業全球化必須考慮的因素,并影響其組織,運營和商業模式
以下為發言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羅蘭貝格咨詢公司的合伙人時帥,與我的同事們一起負責整個公司汽車行業相關的咨詢業務羅蘭貝格是一家起源于德國的頂級管理咨詢公司,今天包括兩位院士,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各位專家都分享了非常深入,細致的觀點我在這里站在一個中立的市場觀察者的視角,為大家帶來幾個觀點的討論
第一,從整個出行產業的終局視角來看,今天我們談了很多的產業,有數字化,軟件,芯片,企業的轉型,我站在出行跟汽車的視角,汽車未來也是IOT的終端,也是承載著像軟件,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等于一身的智能終端從這個視角來看,我們先判斷一下未來的終局是長成什么樣的在終局之下我們已經看到技術的全球化目前來看是受到了一定的挑戰,甚至是阻礙
一是碳中和,每一個區域每一個國家的碳中和目標,步伐和政府的實際政策規定是不一樣的二是車載半導體芯片,幾年前我們談車載半導體芯片,現在車載半導體在單車上的價值越來越大,再到后面如何判斷三是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我們看到很多中國的民族企業在走向全球化的過程由于這三個點其中一個或者多個受到了全球化的阻礙,這是我們發展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從出行的終局來看,我們認為,傳統的以車為中心的價值挖掘的一條產業鏈,會變成完全以用戶為中心的產業鏈我們原來談車,現在談出行,未來的出行大格局是以用戶為中心,從A點到B點移動的過程中,我可以乘坐私家車,開私家車,可以打帶司機的網約車,也可以乘坐一輛沒有司機的無人駕駛的出租車,在北京,上海很多的區域已經開始試點了
出行層之外,我們就會發現有很多的賦能服務,比如說現在的載體層,整車的研發制造包括零部件的研發制造,我們說三電,半導體,自動駕駛,移動互聯等等都在這個層面里面再往后是服務層,包括能源的服務,補能的服務,未來從汽油車變成新能源車,包括自動駕駛也是可以通過服務的方式,按里程收費,按使用時間來收費等等再往外是基建層,包括道路的基建,數據的服務,包括后市場,包括高精地圖也是一種基礎設施,包括云
你會發現在未來終局的格局里面任何的一項服務任務都可以圍繞用戶去呈現在這個終局視角之下,我們觀察了過去的這一兩年全球的產業技術的現狀和未來的趨勢,當然,短期內全球技術的發展受到疫情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第一,2020年跟2021年過去的這兩年全球整體的科技相關的研發支出大概減少了2370億美元在這2370億美元的減少里面美國是大頭,大概減少了700多億美元不到800億歐盟是其次,大概減少600多億美元,比較令人欣喜的是中國在2021年整體的研發支出有可能,我們還沒有拿到最新的統計,有可能是上升的這個已經代表現在我們的技術戰越打越烈其次,全球產業受到疫情的影響,政治經濟關系的影響,它的機遇跟風險是需要被重新分配的第三,貿易自由度的變化,一方面技術的發展,經濟的復蘇,到底未來是長期的衰退還是快速的反彈我們未來的貿易自由度跟技術的自由度到底是越來越繼續全球化還是本土保護主義會反彈這是我們對于未來技術的三大判斷
基于這三個判斷我們認為未來的技術可能會呈現以下四種場景,這四種場景發生的概率不一樣,相對比較極端的場景是技術競爭,也就是說經濟很有可能在長期是一個深度衰退的現象貿易的自由度越來越呈現本土化,保護主義的態勢去發展,在這樣的經濟形勢下跟技術發展下,我們會發現整個產業的本土化和保護主義持續,傳統的規模經濟以量取勝的商業模式基本不復存在了,甚至會瓦解但是我們會發現那些擁有特別多的海量數據的國家或者區域,包括數據存儲云服務等等成為能夠助推本土化經濟發展的巨大驅動力我們認為在這樣的場景下科技進步會減緩,對于老百姓來說高精尖技術可能變得難以負擔,但是我們不希望這個場景能夠發生
另一種可能的場景是在右上角,就是我們在多個區域會發現一些新興的產業,新興的國家和新興的公司會崛起經濟長期衰退,中國逆勢增長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看到數字化方面遙遙領先,能夠適應新的需求并且在資本,融資,投資方面有非常強的能力公司將會成為新的贏家
我們認為影響全球化跟逆全球化有三大因素,這三大因素都跟我們的技術相關這三大因素不光在汽車產業呈現這樣的趨勢,在任何技術相關的產業都要考慮這三大因素碳中和,半導體,網絡安全隱私保護
大家會發現在出行跟汽車產業碳排放構成里面,范疇3是貢獻最大的,有75%—85%的貢獻,包括整個車賣出去之后,整個日常的出行,運輸,報廢等等過程中產生的所有排放,這些排放一般來說上游的主機廠,供應商是很難去控制的整個碳排放在汽車行業里面是需要產業鏈,上下游通力合作跟集體的目標制定,而并不是單一的以一個買賣的形式去實現
我們認為整個脫碳包含三個層次的行動,每家企業根據自身的出發點跟碳排放的壓力是有不一樣的第一步也是大部分企業現在還仍然沒有搞清楚的一步,不知道我的企業排放基線在哪里,每年排多少碳,行業的基線在哪里,也就是現在需要規劃,測算,需要爭取入場券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實現轉型在脫碳的行動中包括我們跟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的客戶,包括相關的利益相關者政府,投資者,媒體,終端消費者去充分合作跟溝通,把他固化在整個企業的愿景使命和戰略里面最后一步是最難也是最需要突破的,就是整個商業模式的轉變,這是需要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配合,因為你會發現在減碳的過程中,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單方面去叫的動它的上游和下游一起脫碳,必須從整個行業層面從基線開始,大家共同努力,用一個新的合作方式跟商業模式加上政府政策的倒逼實現行業的碳排放的凈零
芯片半導體方面兩位院士談了非常領先的半導體相關的技術,我們站在行業的視角,首先我們一直在談汽車缺芯,我們認為缺芯在明年的下半年可能才開始減緩,大范圍的解除可能會在2023年有幾個原因首先汽車用芯片的用量會越來越多,車規級的芯片和消費電子型的芯片在質量要求上,網絡安全上,功能要求上,物理/化學耐用性的要求等等都不一樣,導致現在已經被優先排產的消費電子級芯片產能很難轉移到汽車上很多的產能更多從盈利性的視角來看,產能對于某些尺寸的偏好,比如12寸,會導致其他尺寸芯片產能更加稀缺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北美的自然災害,東南亞封測廠的持續關停,再加上整個半導體的訂單生產交貨周期非常長一系列的綜合原因導致現在的全球汽車半導體的供應還是非常短缺的這個對于自主品牌的汽車來說,反而可能是一個短期彎道超車的機會,因為我們看到很多的合資企業由于缺芯在中國的年銷量甚至會出現腰斬的情況
不同的經濟體對于芯片半導體已經制定了非常詳細以及激進的計劃,從美國,歐洲,中國三個里面可以看到這三大經濟體對于芯片半導體的保護和支持都是史無前例的包括我們國家非常多法規,包括實體清單,包括歐盟從歐洲的芯片法案再到去年前年出臺整個歐洲數字化,目的就是要歐洲復蘇或者發展成為數字化互聯網跟半導體完全自給自足而且能占領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全新的歐洲
回到汽車,為什么說芯片半導體在汽車中的應用會越來越多這里面談到軟件定義汽車,這個詞大家都在說軟件定義汽車會帶來電子電氣架構的質變化,從傳統的分布式到現在的域集中式,像特斯拉包括蔚小理已經采取的區域架構型和中央超算平臺+域融合的架構,這樣的架構減少了分散的ECU的數量,同時增加了多核SoC,AI芯片,CPU,GPU這些芯片在車中的大規模應用我們也做了測算,拿一輛2020年的車,具備L1級別輔助駕駛的汽油車跟2025年具備L3級別純電動汽車進行比較的話,你會發現這輛車它的單車汽車電子相關的BOM增加3885美元,這里面不含電池和電機,依然會有一倍以上的增加,大部分的增加來自于新能源化,很多的功率半導體高功率的半導體,包括800伏高電壓的新能源平臺可能會成為未來的主流形態對于電池的管理,對于IGBT等等都會用到大功率或者小功率的半導體在這里面我們說2025年如果7030美元的BOM里面,你會發現35%就是由大功率和小功率半導體帶來的
最后,談一下汽車的網絡安全跟隱私保護歐洲的GDPR其實成為全球很多的網絡安全跟隱私保護的指導性參考,非常重要中國其實是在今年包括明年會密集出臺非常多的跟網絡安全尤其是汽車網絡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數據安全相關的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這些是我們看到非常令人欣喜的層面,因為從網絡安全的角度來說,網絡安全其實它背后是國家安全,是數據的安全,所以重視程度是毋庸置疑的
我們也發現目前來看車廠,零部件供應商對于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是參差不齊的,有幾個原因:一是網絡安全目前來看它在汽車領域需要投入的資金規模是非常大的,而它帶來的增值的效益又是模糊的也就是說主機廠可能花了大量投資網絡安全相關的軟件硬件技術,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沒有辦法賣錢,這是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說,不同的主機廠有不同的選擇
二是由于政策仍在完善的過程中,在汽車這個領域,網絡安全方面的事件或者說事故帶來的懲罰還是比較少比較低的,罰的錢不多,在歐洲有些網絡安全事件可能對于主機廠來說就是罰幾萬歐元。據長安汽車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指導下,長安汽車自主品牌累計出口首次突破10萬輛,達到102029輛,同比增長135%,創造長安海外出口歷史新高,提前兩個月實現全年銷售目標。其中,90%以上的銷量來自“一帶一路”國家。
從隱私保護的角度來講,今年也發生非常多的公開事件,尤其是一些新的造車勢力,它的功能非常多,對于駕駛員安全檢測,對于車內車外的安全監測,出發點非常好,采集了人臉數據,聲音數據,有些時候征得用戶單獨同意,有些時候沒有征得,這個是相對來說是模糊的地帶,跟其他的行業相比,用戶對汽車的隱私保護的信任程度,目前來看還是比較低的,大家對于汽車里面的信息你的被保護自信程度目前來看還是有待提升。11月1日,長安汽車傳來好消息。。
在數據安全跟隱私保護層面其實也看到一些比較大的趨勢比如說現在在談自動駕駛跟智能網聯,包括額外的一些V2X的功能,它會產生非常大量的數據類型這些數據類型其實也催生了很多的產業鏈上的玩家去設計一些原來從沒有有過的隱私保護相關的功能或者模式就像互聯網一樣,一鍵清除隱私模式,我把車賣了時候是不是可以一鍵清除隱私,包括請代駕的時候司機只能看到導航不能看到我的個人偏好,這些已經有領先的主機廠和供應商在研發和討論過程中
還有責任界面需要進一步完善,現在來看法律法規是頂層設計,在細節的標準跟責任界面,沒有完全落地之前,更關鍵的約束其實是靠主機廠跟供應商之間的合同來約定的所以這里面其實是對產業里面的玩家提出了非常多的挑戰,這里面有很多的責任界面的復雜性跟不確定性值得注意
實際上中國在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將會密集的出臺非常多跟隱私安全,數據安全,隱私保護,不僅是汽車產業,更多像車聯網,移動通訊等等的產業密切相關的我們也認為隱私安全將成為未來推動或者影響整個技術浪潮的非常關鍵的不得不考慮的因素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主要內容,感謝大家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猜你喜歡
-
游客在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時須核驗北京健康
具體如下:北京環球度假區繼續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限流要求,以預約入園的形式加強人流動態監測和...詳情
2022-04-28
-
杭州湘湖的草坪人氣很高不少人在這里搭帳篷
湘湖邊亂搭帳篷,煞了春日風景景區出臺最新政策,將設置臨時帳篷搭建區,后續還要增設露營服務區...詳情
2022-04-14
-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
題: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的文化之旅杜安睿來自南非,是一名國際注冊會計師...詳情
2022-04-10
-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停運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詳情
2022-03-22